107.12.31
一心的訓練
攝念 — 所緣的單一相續
昨天,談一心的訓練,提到隨境生心與引心向境,兩個同是心的活動,但因生起的角度不同,它們的效果作用也不一樣。隨境生心,心是被引動而發起的,啟動的主宰力量來自外在,心是被牽扯支配的。而數不盡、難預料的人生境遇,心老是被境界支配牽扯無法作主,人肯定是不得自在,辛苦連連了。相對的,引心向境,心的生起,來自個人覺知力的選擇 — 範疇指示下的選擇,它是可管控,自然也就具充分可塑性的。如果,有正確的目標,經正確的學習訓練,心在特定軌道下推進,因範疇的界定,心亂神疲的反應可大大減除。正向心力的成長,將快速而直接地令心平靜,人也獲得輕安而自在。當然,若非正當目標,引心向境,也會叫人具體有效的造業、製造人間的禍害。
心的先天功能,隨境反應是不用訓練的,甚至是非常熱烈的反應,因為這是我們欲界眾生的果相,所有高貴生命的締造,就是世間成就的取得,都非來自自然的力量。縱然有所謂生而知之的,那也是過去累積的功能。常人 做學問、學技藝、修涵養、定操持乃至更艱難的超越解脫,都是困而學來的。要經過一番審慎選定,再鍥而不捨地朝目標長恆努力 才到達。今天,佛三念佛,是佛法落於實踐的行動。我們選定阿彌陀佛 做為三天用心的對象,它的正確性,來自佛陀修行 悲智圓滿的清淨證德。在座,如果用功的心態、用功的方法正確,它不會有弊病而且會有不可思議的佛力加被的,順著老實心地的用功,各位確定可親嚐用功後的結果。
三天下來,有人念頭可能慢慢沉澱;有人可能有點難耐而佛號逐漸泛散。阿彌陀佛的不斷重複,對學佛未久,路還生疏的人來說,或許會感覺枯澀,所以,我們下面就緊接著說明,為什麼不念別的?為什麼不換換題目?這是用功的關鍵,它是很確定的修行軌道。
昨天說過,我們的心習慣搜尋、習慣採摘,不用敦促,就會認真熱烈的行動,因為這樣,給我們帶起躁動、帶起追逐、帶起造業、帶起錯誤與過失,當然,也帶起辛苦,所以 我們要設法調伏它。如果,今天我們不斷的更換題目、不斷推出讓我們感覺趣味的東西。當然,我們不會覺得枯燥,但恰巧我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淪陷,忙碌搜尋、忙碌追逐去了,與平常在家裡的用心,沒有差別。我們要知道花樣 新鮮,對凡夫心的特質來說,正好滿足其所好,正好符合它的習慣。各位到這裡來參加佛三,心如果也照樣隨境滑動、隨境浮動,那三天下來保證不會有鬆脫的感覺,不會有什麼心得法喜可說,那三天的意義就難解釋了。
我們一再說過,隨境奔跑、隨境追逐,生命就在失控中流去,則學佛的高貴目標─解脫煩惱、幫助別人解脫煩惱,又從何生起?人類行為的特勝在意志堅定,與反省檢討的覺性特強,經驗過心忙亂的過失和疲勞,因此我們選擇到佛門來用功,深見亂心是三業失控的根源,是智慧慈悲生起的障礙,所以我們選定念佛,修習心志集中、靜定乃至明朗煥發的工夫。就如昨天所說,在訓練過程中,這句“阿彌陀佛”絕對必須單一持續地提起,因為單一才能省掉花樣、才能抖落攀緣、才能熄滅躁動、才能“置心一處”。單一又能持續〝置心一處〞便漸趨於穩定,終至靜定明朗而不動搖。
儒門孟子尚且說〝學問之道無他,收其放心而已〞。佛陀教導的聖道三學,沒有不從“收攝”下手的,其中定學更是在收攝中成就。任何高貴行持、任何高貴生命都必與收攝有關,所有修行人、所有想用功的人,沒有不從收心攝念做起的,隨心放縱 任心流連外境,只有令心疲弱、令心庸俗。各位,想用功就請從“攝心”開始。
我們選定的阿彌陀佛,不可能符合我們心的習慣,所以它不會帶我們的心流失,反而,會像明礬一樣,丟進我們亂心中,消除我們心中的灰塵污垢,讓我們的心沉澱。單一的心之所對,讓我們心逐漸收攝,逐漸落定,再紛擾,再動亂,持之以恆,不要怕艱澀,不要怕辛苦,持續念下去,自有生起效果的一天 — 心靜定下來的時刻 攝即不散,現在就請大家,挺起胸膛,收攝心念,最有力地收攝心念,恭敬虔誠地隨我稱念 —— 南無阿彌陀佛……
Comentários